近日,我校与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中德国际夏令营圆满落下帷幕。夏令营期间,学校党委书记杨赟、副书记、校长张凯分别亲切会见了全体营员,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吉军、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相关人员、全体营员参加闭幕式,仪式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侯东帅主持。
杨赟回顾了我校与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十余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双方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对“CEEMS”中德学生会议的连续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杨赟指出,本次夏令营聚集了来自两个国家的青年才俊,营员们不但学习了科学知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希望他们成为双方高校乃至中德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凯表示,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使青岛理工大学与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之间的合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高质量、重实践、国际化”的特点。双方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已经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和持续性的合作模式,希望营员们未来更多地参与两校、中德两国的国际合作。
苗吉军表示,本次夏令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希望大家以此次夏令营为起点,保持学习热情,建立深厚友谊,努力为中德文化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夏令营从8月24日持续至9月23日,历时一个月,包含“融入理工”“学术交流”“中国文化”三个板块的内容。
融入理工生活,缔结深厚情谊
周红燕为本次夏令营带来了开营第一讲“中国与青岛理工大学”专题讲座,带领营员们了解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以及青岛理工大学办学理念、发展历史、学科特点等。现场营员们与周红燕积极互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全体营员参观了校史馆、土木工程学院院史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综合实验中心、岩土与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和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方程式车队,近距离感受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成果。营员主动参与迎新工作,在迎新现场,德国学生与2024级新生友好互动,呈现了别样的迎新景象。受邀参加开学典礼时,营员们难掩激动与兴奋的心情,营员Bimal对典礼的规模和仪式感到非常震撼:“我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开学典礼,整个典礼充满了庄重的气氛”。
领略人文精神、共筑数智未来
营员们在参观青岛海德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张村河项目、地铁5号线项目及小麦岛公园项目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技术,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在参观青岛中德生态园,了解生态园的建设和中德双方技术交流历程的过程中,营员们体验到了中德两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在参观青岛国开美术馆、八大关历史建筑群的过程中,营员们对青岛不同风格的建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德式建筑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讨论。此外,营员们还参观了青岛市消防博物馆和消防特勤一种队消防站,了解了中国消防的历史发展,对中国消防队员英勇无畏精神表示赞叹与敬佩。
营员们参加了“数智时代新基建与滨海低碳材料学术论坛”,此次学术论坛特邀国际知名专家郑东生教授及多名博士后举办专题讲座,并组织了50余场学生学术报告,营员们围绕不同专业领域和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感受中华文明、传承千年古韵
营员们跟随中方教师学习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功法八段锦,领略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营员Anna表示,“特别喜欢八段锦的柔和动作,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安宁。”营员们感受中国书法和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营员们先后参观青岛市京剧院、书画院,赴京游学参观了北京故宫、恭王府、颐和园、天坛、万里长城等历史名胜,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他们亲手制作了饺子和月饼,进一步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刻内涵,并表示要将这份热爱与收获带回德国。
为进一步深化中德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受青岛第十七中学邀请,营员们前往开展了交流活动。活动中,营员Milan和Jan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系、学习生活环境及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园生活,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参加了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青岛站)开幕式并现场观赛,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排球的良好氛围和中国球迷的热情,并意外地收获了在异国他乡为自己祖国球队加油助威、共享胜利的惊喜。
本次国际夏令营,土木工程学院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理工特色文化活动,让全体营员“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式式现代化建设的蓬勃生机,为中德青年学生搭建了学术交流、文化互鉴的平台。营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夏令营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搭建了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平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这一个月的经历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喜悦、温暖和感激。同时,营员们也向中方师生发出了邀请,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德国马格德堡再次相会。
今后,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内容、提升品质,致力于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际交流项目,为推动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撰稿:张鹏、冯超、黄绪宏、闫旭、杜诗琳;审核:侯东帅 周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