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第六届iSMART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隆重举办,会议主题为“环境健康与城市发展”。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连军应邀率团参会,并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友好学校进行访问交流。国际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鹏、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乐生、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吕楠陪同访问。
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代表团应邀参加了第六届iSMART国际会议,陈连军代表青岛理工大学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会议期间,代表团听取了大会主旨报告,并赴当地代表性建筑文化遗址进行技术访问,实地调研岛屿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元素融合成果,结合大会主题同各国与会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会后,陈连军出席了第七届iSMART国际会议承办权交接仪式。
![](/__local/D/66/F8/F137FBCC947EC108264EB0D7246_1CBF353E_156DE.jpg)
![](/__local/6/13/48/D5C0B5E4FFA818415415E818C01_DFDC4465_16B7B.jpg)
此外,代表团访问了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与该校副校长阿古斯·穆罕默德·哈塔、国际关系处主任阿斯特里亚·努尔·伊尔凡斯亚、土木学院院长、各系主任及教师代表等人座谈交流,就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等专业国际学生招生及学术科研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讨,双方正式签署了《青岛理工大学与泗水理工学院合作备忘录》。随后,代表团参观了该校建筑学院实验室。
![](/__local/8/DD/07/2C2479BCB8CC7066FCB51F90A0E_C8525E6A_1E061.jpg)
![](/__local/0/5A/08/1506646AC197DB1070792D4CA52_FDFD9D6E_1207E.jpg)
访问新加坡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南洋理工大学,代表团会见了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该校土木与环境学院院长楚剑教授,学习借鉴该校土木专业教育管理先进经验,商谈双方在土木、环境相关专业硕士合作办学方面的规划,并访问了土木与环境学院实验室,与该院地下空间中心科研团队就科研合作事宜开展座谈交流。
![](/__local/4/F3/0C/75A182DB07BEE297B0915E4EDE2_A014754F_165FE.jpg)
![](/__local/3/86/35/6F155E50CAF30FA623C41960A2B_642B7D20_1B9ED.jpg)
![](/__local/0/BB/31/A2094D808E62CFAE7F52446238C_4692EF68_20A6B.jpg)
![](/__local/5/FB/41/9963B40C3F11B32B4B2C822A55C_CC860231_2FB7E.jpg)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团会见了该校环境工程系主任胡江泳教授,就两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师生访学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商谈,并访问了环境工程系实验室,与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校友代表、博士后研究员何美博博士等人座谈交流,探索两校环境工程领域科研合作。
![](/__local/3/21/40/EB4A685488B04FF4185431E76EC_59FCBF20_160E5.jpg)
![](/__local/0/E3/02/7E7BC4353A41151B99A75E78CA9_7D92BDCC_37A81.jpg)
本次出访期间,代表团在iSMART国际会议会场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开展了人才招聘宣讲会。陈连军、张鹏、王乐生、吕楠先后就学校办学概况、人才引进政策、学院基本情况等进行了推介,活动吸引了数十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引发了积极热烈的反响。
![](/__local/F/79/A4/1EBF32B8F128599F6540F7C92E9_7BDA8BC4_12A24.jpg)
![](/__local/0/A1/07/B0094550157AD5F6F9F73D138A7_EC33917D_198C0.jpg)
此次出访,通过学术会议、高校访问、座谈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拓展了我校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务实合作,并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高层次海外高校的交流,不断开创学校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撰稿:魏亚男;审核:张鹏)
附:iSMART国际会议及友好学校简介
iSMART国际会议
iSMART国际会议由国际海洋建筑学术联盟(IAUOA)、亚洲低碳设计学会及我校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共同发起,今年已举办至第六届,会议主题为“环境健康与城市发展”。本届iSMART国际会议由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日本事务部、浙江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办,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ITS)承办,我校与浙江大学、亚洲低碳设计学会等5家单位协办,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泗水理工学院(Institut Teknologi Sepuluh Nopember)
该校始建于1960年,是印度尼西亚的重点理工科院校,也是“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成员。该校重视科学、工程、技术和研究,共有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工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与规划学院、海洋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5个学院,涵盖6个博士项目、13个硕士项目以及22个本科项目的76门课程,现有在校生17000余人,教师及雇员1500余人。学校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585位。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该校始建于1955年,是新加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学校共有9个学院,44个本科专业,并拥有国家教育学院、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和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两个世界知名的自治机构。该校的传媒、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教育学等优势学科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学校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5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该校始建于1980年,是新加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Universitas 21等组织的成员学校。学校共有16个学院,50多个专业,学生总数40000余人,教学科研人员总数6000余人。该校的土木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社会学、建筑环境、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优势学科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学校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8位。